音乐与舞蹈学

创建者:sudy16时间:2018-02-06浏览次数:802

音乐与舞蹈学2012年评为省级重点学科,致力于国家优秀传统文化泉州南音及闽台舞蹈的研究,已形成三个富有特色且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即南音研究、音乐史论与音乐教育研究、闽台民间舞蹈研究),积极开展南音、音乐史学与音乐教育、闽台民间舞蹈的创作、理论、表演、应用四大主体部分的研究,拓展学科的交叉研究与范围。以特色求创新、以特色谋发展,以特色带动音乐与舞蹈学科的建设,影响力也逐渐扩大。学科建设长期自觉服务于国家和区域文化发展的战略需求,主动履行我国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的承诺,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使命,基于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再创造,努力扩大南音国际影响力。2013年评为国家级音乐学专业综合改革项目;2013年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获福建省首批“2011计划”认定;2013年评为福建省南音文化传承创新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2013年评为福建省音乐与舞蹈教学实验示范中心;2014年,评为福建省首批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南音研究中心;2015年获批福建省专业学位研究生“南音与闽台舞蹈传承发展”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015年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成为三个获评“优秀”等次的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科研成果获福建省第七、九、十届社科成果二等奖3项,福建省第六、九、十一届社科成果三等奖5项;教学成果获福建省第五、六、七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2015年,由福建省2011“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出品的南音新作《凤求凰》,获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高度肯定——该作品彰显高校传承创新发展国家文化的作用,强调了新时期高校在传承与创新文化重要职能和担当,以及文化对于国家建设和提升软实力的重要作用。同时南音新作《凤求凰》作为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重要活动之一——第十一届中国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开幕式专场演出;12月参加福建省第六届艺术节暨第3届音乐舞蹈杂技曲艺获优秀剧目展演一等奖(第一名)、作曲一等奖等24项奖项,更好地服务于文化强省建设。学科团队成员积极服务于泉州地方文化建设,作为晚会策划、舞蹈编导参与地方大型国际艺术节、文化节工作,2015年团队师生作为编导和表演者参加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开幕式演出活动,受到海内外各界人士高度赞誉。2014年舞蹈领域研究生以“东亚文化之都·泉州”交流团代表身份参加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香港凤凰卫视传媒集团主办的“中国一日—重返泉州”文化展示活动,该活动在联合国教科文总部举行,学生进行专场表演; 2014年研究生以“东亚文化之都·泉州”交流团代表身份参加于日本横滨举办的日本、中国、韩国2014“横滨艺术故事”大学生峰会进行文化交流;2014年12月赴北京参加全国艺教指委主办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文化产业发展对话”活动进行南音展演。2016年1月选派硕士生导师翁世晖、叶晓丽作为2016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泉州分会场《快乐想念》、《相亲相爱》节目的编导,指导舞蹈领域研究生在万众瞩目的春晚舞台上精彩演绎,为泉州这座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历史古城向海内外推广发挥重要作用,节目在2016央视春晚收视率排行榜名列第五、六名,泉州也成为唯一有节目进入收视率前十的分会场,这些活动无不体现学科在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作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