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师范学院“优才助农”乡村振兴社会实践队赴闽西调研

发布者:刘宗安发布时间:2019-07-24浏览次数:1081

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践行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助力脱贫攻坚。75日至16日,泉州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邓秀勤、马艳、郑龙云等三位老师带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地理科学专业、环境科学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组成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优才助农”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队走进闽西,开展主题为“优才助农”乡村产业公益服务团队—乡村振兴闽西行暑期三下乡的调研活动。

社会实践团队一行受到调研地区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及部门的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社会实践团队先后赴漳平市、长汀县、连城县上杭县、武平县5县市40个相关乡村开展实地调研。实践调研活动主要通过采访与调查乡村建设现状、基地参观学习、召开座谈研讨会等方式,对当地农业生产、人文特色、旅游产业等方面开展基层调研实践,助力乡村振兴事业。

一次文化的挖掘

实践队成员在当地观摩了畲族文化和客家文化展示,体验了特色民俗活动。苏家坡村和丰乐村作为畲族文化较好的传承地,少数民族文化浓郁。畲族的凤凰装、图腾、畲语、畲歌等,这些原汁原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实践队成员深受感染。客家文化是中原汉文化与南方土著文化融合的产物。闽西地区作为客家文化的聚集地,较为完整的保留了客家山歌、语言、饮食、礼节等传统文化,颇具风味,意义深远,实践队员在体验中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实践团队多次赴闽西红色革命老区、革命苏区展开实地调研,主要通过参观革命老区遗址、学习革命精神和体验革命时期红军军队生活等方式进行调研。团队成员纷纷表示,作为青少年,自己应努力增长自身智慧才干,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力争将创新创业项目落到实地,为当地村民带来切实的利益。

一次深入的调研

社会实践团队先后走访调研了36个村落,就脱贫攻坚中的典型事迹进行了发掘,对革命老区的历史故事进行了重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漳平市拱桥镇上界村的纯生态红莲产业、长汀县的古城旅游产业连城县林坊镇(甘薯小镇)的甘薯产业园示范基地和朋口镇(兰香小镇)的兰花产业精准扶贫示范基地、上杭县古田镇苏家坡村的贵妃鸡农业科技产业示范基地和湖洋镇文光村百果园省级休闲农业示范基地与武平县“五朵金花”之一云礤村农、文、旅”为一体的休闲农业旅游胜地等产业。团队成员围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专业优势,主动呼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发展需要。从乡村的田间地头到企业的农业生产车间;从作物种植、食品加工到畜禽养殖……整个社会实践期间都可以看到同学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正以青春助力精准扶贫,以奉献服务乡村振兴。

一次思想交流

在研讨会上,调研地区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及部门代表分别从地理位置、人口、主要产业、红色文化等方面向实践团队介绍各乡镇的基本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各地县委、县政府以产业为抓手,发展以“农、文、旅”为导向实现脱贫致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布局以及取得的成就。泉州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邓秀勤副教授介绍社会实践团队此行的目的,并就受调研村落在发展“乡村振兴”方面,提出充分发挥当地文化资源,将其串珠成链,构建区域文化旅游格局,将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的各个环节,为旅游提升附加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不仅有益于提升文化的凝聚力还能够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归属感。此外,社会实践队员们也各抒己见。实践队的发言得到领导的高度认可和赞扬,表示要加强校地合作。

本次实践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的号召,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广泛深入开展调研,掌握实践调研方法,了解“三农”发展实际,充分发挥校学科优势服务乡村振兴,确保真正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奉献培养家国情怀,鼓励大学生走进乡村,主动承担社会历史使命。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01971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