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监察专员办)综合室、纪检监察室
文章发布日期:2020-04-02
清明祭祖,传承千年。无论身在何方,家庭成员尽可能在清明节聚到一起,在先人墓前抒发追思,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祭亲如亲在,这番祭告对话是家庭缅怀先人的祭礼,更是增进凝聚力的仪式。这些回忆的片段也许不是条理分明的家训,但动情言语中体现的道德倾向,就是一场人生价值的思考,是处世哲学的启蒙。这,就是家风的薪火传承,是传统对生命的浸润滋养。
家风正,则子女兴。古往今来,家风培育的就是子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家风是家族成员共同的文化基因和价值共识,构建起家族成员共有的精神家园。爱国敬业、崇德向善、勤俭清白、孝亲进取、书礼传家……好家风,是祖先留下的最重要遗产,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成为后代子孙人生路上的不竭动力。也许,你家的骄傲是为国捐躯的爷爷,他家的自豪是层出不穷的知识贤达……正能量代代传承,劝德向善的主线从未改变,在时代光彩的照耀下,好家风越发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感召力,让耳濡目染的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让久沐其中的人们不会迈错人生的重要台阶。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家风既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一个个小家庭的好家风,汇聚成社会大家庭的强大共识,构成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明祭扫先人和革命先烈,同样是一种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孩子们在清明节感悟亲情、感念先人、感怀历史,才能更好地肩负起孝老爱亲、知恩图报、爱国爱家的责任。党员干部回顾先人风雨辛劳的一生、祭奠先烈舍身为国的高风亮节,更能激发廉洁治家的信念和奋斗拼搏的决心。
共话好家风,让清明节成为道德的“加油站”,成为社会风气的“净化池”。有人说,正是中国人有祖先崇拜的传统,在家风的代代传承中,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中华文明提供了无惧风雨的韧性,让中国人涵养出勤劳善良的美德。清明的意义正是于此,弘扬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全社会范围内彰显正能量,传播新风尚。
以身作则,不令而行。清明踏青,家长也在为孩子躬身示范。是捧上一束鲜花绿色祭祀,在孩子心中种下环保的种子,还是烧“名车”“豪宅”,让孩子看一场陈俗陋习、盲目攀比的大戏?移风易俗,不仅是家风涵养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完成的时代课题。我们更应在一点一滴的生活中,传承好家风、开创新家风,让祖先的光辉事迹、优良品格与今天的言传身教相结合,让优良家风落地生根,让传统文化照进现实生活。(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