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宣传】H7N9禽流感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2-20浏览次数:126

 

一、禽流感的概括:
  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它通常只感染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可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此次报道的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
  1.什么是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中,H和N分别代表病毒外膜的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依据它们蛋白抗原性不同,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此次报道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是H7N9和N9N2基因重配的新病毒,目前上海市、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发生多起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情重,预后差。
  2.H7N9流感病毒与甲型H1N1流感病毒以及H5N1禽流感病毒的异同:
  这三种病毒都是甲型流感病毒,但是它们之间有明显不同。H7N9和H5N1都是动物流感病毒,偶尔感染人类。H1N1流感病毒则分为通常感染人类和通常感染动物两类病毒。
  3.禽流感病毒的生物特性: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因此,完全熟透的家禽/猪肉等是可以食用的。
  但是禽流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因此五六分熟的鸡排,火锅需要谨慎食用。
  4.人是怎样感染H7N9禽流感的:
  部分确诊病例曾经接触过动物或者处于有动物环境当中。2013年4月4日,在上海市一家市场上的鸽子中检出H7N9流感病毒,与人感染H7N9禽流感有较高同源性。但是目前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可能由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经呼吸道、接触等方式传播给人类。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可以通过人与人途径传播。
  5.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潜伏期: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在7天以内。
  二、临床症状:
  1.一般表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起病急,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膈气肿、脓血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2.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血小板降低。
  2)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
  3)病原学检测:
  核酸检测:对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采用real time PCR(RT-PCR)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
  病毒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H7N9禽流感病毒。
  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影像。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
  3.预后: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预后差。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合并症等。
  三、人感染禽流感的预防
  禽类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传染源,其污染的环境是重要的感染来源,如果人直接与活禽接触,会有被感染的风险。
  1.一般人员的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强体育锻炼。尤其在接触禽畜后及时彻底洗手。
  (2)尽可能减少与禽畜不必要的接触,特别注意尽量避免接触病死禽畜。食用禽肉蛋时要充分煮熟。
  (3)生熟食物要分开处理,当手部有破损处理肉类时,建议佩戴手套。
  (4)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以免感染他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上口罩。
  (5)如果病情加重应佩戴口罩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告之医生近七天有无禽类接触及去过禽流感疫区。
  (6)外出踏青时,应尽量避免接触野生禽鸟或进入野禽栖息地。
  (7)年老体弱者、特别是患有基础病的居民,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期,应尽量减少去空气不流通和人群拥挤的场所。到医院就诊时应戴口罩。
  2.禽类从业人员的预防:
  (1)在进行接触禽类的工作活动过程中,应穿着防护服、佩戴口罩和手套,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与禽类的直接接触。
  (2)清洁禽舍时,要严格执行清洁和消毒程序;清洁完毕后,要及时彻底的洗手和消毒;当身体接触禽类污物时,也要彻底的清洗。
  (3)当发现病死禽时,应及时焚毁,并通知当地动物检疫部门处理。
  (4)当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并尽快到发热门诊就医,并告之医生自身职业和发病前七天的活动。
  (5)保持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强体育锻炼。
  3.禽类加工人员的预防:
  (1)经常清洁和消毒用于家禽准备的所有工作台、设备和器具,经常洗手。
  (2)生熟分开。
  (3)确保将食品烹调到适当的温度,食品中所有部位温度均达到 70℃或者肉汤清澈,或者肉色不再呈粉红色。
  (4)当手部有破损处理肉类时,建议佩戴手套。
  4.禽类爱好者的预防:
  (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禽体抗病力;注意鸟笼的卫生清洁;保证笼舍的通风;鸽舍、鸟笼要特别注意卫生,注重日常消毒。
  (2)家中饲养雀鸟,应避免它们与野禽接触。一旦接触后,要及时给鸟笼消毒,必要时还要到动物防疫部门进行防疫。
  (3)在养鸟或者观鸟时要尽可能避免接触禽类以及其粪便,处理它们的粪便时应戴上手套;接触它们或它们的粪便后,必须用皂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4)观鸟过程中不捡死鸟,不吃野生禽鸟。发现病死野禽,不要接触,并报告当地动物防疫部门。
  5.药物及疫苗预防:
  依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下发的方案,早期可以应用奥司他韦或扎那米韦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主要是对症治疗以及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未研制出疫苗。
 
                                   ——摘自教育部官方网站
Baidu
map